山海行|打卡齐长城桲根腿段:历经2000多年,土筑墙体仍留存较好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5月17日上午,潍坊日报社“山海行”融媒体大型采访活动继续进行,采访团一行沿着颠簸崎岖的山路驱车而上,来到齐长城遗址临朐桲根腿段。
【资料图】
记者团在齐长城遗址临朐桲根腿段拍照留念。
巍巍齐长城,悠悠数千载。齐长城遗址临朐桲根腿段,西起沂山风景区红崖顶,东至桲根腿南山齐长城主复线交叉处。站在该段齐长城上,放眼望去,尽是碧绿苍翠。脚下现存的一米多宽的遗址上,长着浅浅的一层矮草,鲜明勾勒出齐长城蜿蜒的脉络。
临朐县沂山风景区发展服务中心沂泉村党支部书记魏孟友向记者介绍齐长城遗址临朐桲根腿段。
“我们脚下的这种草学名叫结缕草。”负责该段齐长城保护工作的临朐县沂山风景区发展服务中心沂泉村党支部书记魏孟友向记者介绍,这段齐长城墙体以土筑为主,用沙土或黄土夯筑而成。有研究者认为夯筑土墙时添加了盐水,因此非常结实,历经2000多年仍留存较好,也因土层含盐量高,所以只长耐盐的结缕草。
齐长城遗址临朐桲根腿段峰火台
齐长城遗址临朐桲根腿段是临朐境内保存得比较完好的一段齐长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此段齐长城还保留有一座烽火台。“古时,守台士兵一旦发现有敌来犯,就会立即用狼粪点燃烽火向邻台报警,这样一座接一座地以烽火为信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去。”魏孟友说。
齐长城遗址临朐桲根腿段,记者团实地探访。
据临朐县东镇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新民介绍,随着时代的变迁,齐长城已失去了战略防御作用,但该段齐长城仍是一条非常明显的人文地理分界线。仅一墙之隔,齐长城南北两边的人们在生活习惯方面就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如今,挑水的担子在齐长城以南被称为“钩担”,以北称为“担杖”;盛水的桶在齐长城以南被称为“筲”,以北称为“桶”。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元超 宋玉璐/文 巩建国/图
统筹:齐英华
设计:刘逢霞
视频执行:张钊庆
潍坊融媒记者:徐杨 任继子
临朐融媒记者:王春强 尹大伟 衣昌 孙敏
视频制作:尹宁
鸣谢:临朐县委宣传部
编辑: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