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日讯!重庆公布第二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共551件/套
从100多年前率先在巴渝大地发出新文化运动先声的进步学生刊物,到宣传抗日救亡的《棉花街壁报》,再到抗日战争时期沈安娜给中共中央南方局递送情报使用的公文包……全都在列!
4月14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正式对外公布了重庆市第二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超过500件/套文物入选其中。
△进入本次名录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一级革命文物
(资料图)
据重庆市文旅委(重庆市文物局)介绍,本次第二批革命文物的申报遴选主要以目前市内各博物馆、纪念馆的馆藏珍贵革命文物为重点开展。在经过了各区县(自治县)申报、专家评审,并征求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意见等环节后,最终形成了重庆市第二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本次公布的名录中一共包含了可移动革命文物551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5件/套、二级文物472件/套、三级文物24件/套、一般文物30件/套。
△进入本次名录的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藏一级革命文物
这些文物呈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既有1930年代红军留下的反帝标语石刻、1941年的《复旦大学师生罹难碑记》石碑这样的石质文物,也有多种当年在重庆出版发行的进步刊物等纸质文物,如1945年《文哨》(一卷一期创刊特大号)、1938年车耀先烈士创办《大生》周刊第一卷第一期等。
△1922年8月《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
其中,有不少也早已广为人知。如1922年8月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现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这件一级文物为纸质印刷品。它长38.4厘米,宽54.3厘米。1922年8月11日发行,为该刊第59号特刊号,共4版。
据介绍,五四运动席卷巴渝大地后,新文化运动之风也顺势吹入重庆,重庆的思想文化领域迅速活跃起来,出现了一大批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
△川东学生救国团游行示威(资料图片)
它是五四运动时期,重庆学生爱国团体 “川东学生联合会”( 原名为川东学生救国团)的机关刊物。1919年12月21日创刊,4开4版周报,以“主张公理,排斥强权,研究学术,改良社会”为宗旨,原名《川东学生周刊》,1921年6月改名《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
该刊属新闻报类,刊载文章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观点锋芒犀利,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还规定“稿件文字须用白话文,或最浅显的文字,须加标点符号”,通俗易懂,深受青年学生欢迎,是五四时期影响川东学生运动的重要刊物。
重庆市文旅委表示,接下来各区县文旅委、社会发展局、公共服务局及各文博单位等,要进一步落实好这些革命文物的保护管理责任,不断改善革命文物保存状况,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研究阐释,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编辑:邓晞
责编:蒋艳
审核:张松涛